風暴來臨!事關港股、美股
【導讀】CRS補稅風暴來臨!你持有的港股、美股需要繳稅嗎?
2025年6月30日,一年一度的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期正式關閉,但許多持有海外資產的納稅人發(fā)現,稅務部門的監(jiān)管并未隨之松懈,短信提醒、電話問詢、App彈窗通知接踵而至,部分地方稅務局更是在官網公示《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當事人限期進行納稅申報。境外所得申報繳稅正在成為稅務監(jiān)管的“風暴眼”。
隨著金稅四期系統全面落地,稅務部門通過整合銀行、外匯、券商、信托等多部門數據,實現對跨境資金流的穿透式監(jiān)管。與此同時,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申報準則)合作網絡已覆蓋全球150多個司法管轄區(qū)。技術驅動下,居民海外金融賬戶余額、股息利息收益等數據愈發(fā)透明化。
“過去納稅人總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境外資產存在信息壁壘!睒I(yè)內人士認為,全球稅務透明化已成為不可逆的浪潮,納稅人應系統性進行稅務合規(guī)梳理與風險識別,包括厘清個人稅收身份,梳理境內外收入、資產配置以及投資架構的涉稅影響,排查歷史稅務事項的重大風險并采取合規(guī)應對措施,積極準備并應對自查。
境外所得申報全面鋪開
多地稅務局發(fā)送提醒
近段時間,補稅行動正在全面鋪開。
多個網友在互聯網上曬出收到的稅務局境外所得申報提醒,涉及北京、上海、青島多地。
據三尺法合作律師——上海德禾翰通律師事務所張曉欣律師觀察,雖然今年的匯算清繳申報期已過,但稅務部門仍將會向持有境外資產的投資者發(fā)送納稅提醒,特別是持有境外資產收益的投資人在2023年至2025年未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將會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其完稅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盡管6月30日的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期已過,但稅務機關的監(jiān)管工作并未松懈。近期仍有部分城市的投資者接到了來自稅務局的提醒,形式包括電話、短信或個人所得稅App內的通知。這些提醒通常指向納稅人可能存在的未申報或不實申報的境外所得,特別是通過境外券商平臺進行的港股、美股投資收益!狈竭_律師事務所任志毅律師表示。
事實上,中國有住所個人全球納稅,這一原則早在1980年首部《個人所得稅法》中就已確立。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個人海外投資收益幾乎可忽略不計!爱敃r經濟并不發(fā)達,個人所得主要來源于工資薪金,其他類型的所得都很少見,更鮮少有海外所得的個人群體!钡虑谥袊饺丝蛻舴⻊斩悇罩鞴芎匣锶擞崦忍岬。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伴隨中國企業(yè)出海、個人跨境投資增加,境外所得在納稅人總收入占比提升,稅務合規(guī)自然成為監(jiān)管焦點。
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進化,讓原則性條款落地為實操性監(jiān)管。2019年個稅改革,境外所得申報各項細則落地,而2024年底全面實施的金稅四期系統則成為技術引擎。“這一稅務信息化系統,可以對涉稅數據進行全面歸集和分析,實現對納稅人更精準地‘畫像’!比沃疽阒赋,“這一系統讓監(jiān)控跨境收入和資產信息在技術上變得可行!
更大的變革來自國際協作!白2018年加入CRS機制,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實現了金融賬戶信息交換合作!北本┣迓桑ㄉ钲冢┞蓭熓聞账匣锶绥娨詷E律師透露,“2025年,CRS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展至150余個司法管轄區(qū),我國稅務機關通過該機制獲取的居民個人境外金融賬戶數據顯著增加。”
全球所得均需履行納稅義務
“在實務中,除了專業(yè)人士之外的很多老百姓,對相關政策的了解并不深入,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境外所得在海外已經交了稅,想當然地以為在中國就可以不用申報納稅了,或者覺得國內利息或是A股的轉讓所得目前是免稅的,那么從海外取得的利息或是海外的股票轉讓所得就也是免稅的了,這些都是納稅人最容易產生的錯誤理解!庇崦葟娬{,從法規(guī)和實踐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公民通常會被認定為在境內有住所個人,構成中國的稅收居民,需要就全球所得在華納稅。
據俞萌介紹,國內現行采用的是綜合加分類的稅收機制,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綜合所得和分類所得項目一共九項都可能產生境外所得,比如個人派遣至海外公司工作,并在海外發(fā)薪,這段海外工作期間的工資薪金就是境外所得,適用綜合所得稅率3%到45%,再比如個人通過持有海外公司股份取得股息紅利,就可能形成來自境外的股息紅利所得,適用股息紅利利息所得的稅率20%。此外個人在海外證券市場投資,也可能產生境外所得。目前,個人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都有對應的欄目進行填列申報。
張曉欣律師表示,按照法規(guī),境外所得的申報窗口期是次年3月1日到6月30日。如果逾期申報,并有欠稅,則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guī)定,一般會按照每日萬分之五加收滯納金。實操里,稅務機關也配套了更為便捷的線上申報渠道,包括網頁端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和手機端App,手機端App今年開始也支持境外所得的申報。
除了海外股票轉讓所得收入之外,還有一些容易被納稅人忽視的情況。
鐘以楨介紹,最容易被納稅人忽視的情況,比如誤以為長期居住境外或者已經取得境外身份就無需申報,但是實際上如果居民個人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等因素被認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無論其一年中在中國境內是否住滿183天,均可能會被認定為中國稅收居民,而負有向中國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義務。還比如,有的居民個人認為自己雖然2024年投資美股盈利了,但是前兩年存在較大虧損,綜合計算3年的投資情況是虧損的,所以不用申報。但實際上根據目前的政策法規(guī),該居民個人應當單獨就其2024年投資美股的收益進行納稅申報。
任志毅也表示,申報時的確需要注意很多細節(jié),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情況也很多。比如,對于應稅投資收益的誤判:因操作便捷、資金未直接回流境內而忽略了其產生的資本利得或股息紅利需要申報;再比如,以為“小額”收益不申報:認為單筆金額不大的境外收益無需申報,但嚴格來說,稅法規(guī)定應就全部境外所得進行申報,沒有“起征點”一說。
全球稅收信息透明化是大趨勢
部分行為會被重點監(jiān)控
“全球稅收信息透明化是各國政府協作的方向,現在網絡上談論比較多的是CRS框架下的信息交換,實際上國際稅收合作機制還有其他渠道,比如雙邊稅收協定下的情報交換!钡虑谥袊饺丝蛻舴⻊斩悇罩鞴芎匣锶擞崦缺硎尽
張曉欣律師也表示,CRS僅是我國稅務機關強化個人境外所得依法繳納個稅的工具之一,這個工具其實早在2018年就有了,但出于種種因素考慮,并未真正發(fā)揮作用。目前,我國已與約119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CRS機制。今年及未來幾年,CRS的重視程度將持續(xù)增強。另外,還要關注金稅四期和個人所得稅APP這兩個工具。稅務機關把CRS、金稅四期、個人所得稅App這幾個工具的數據內部打通,做好數據的交叉比對和核驗,再加上AI數據建模和分析,境外個人所得的偷逃稅行為將無所遁形。
張曉欣律師介紹,特別是稅務機關現在普遍采用的是“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約談警示→立案稽查→公開曝光”五步工作法,高凈值人士和普通中產家庭對其境外股息、資本利得等不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行為,將承擔更為嚴重的違法后果。
談及監(jiān)控重點,三尺法合作律師——袁孟卿律師表示,稅務機關會對有大額金融資產留存或有大額頻繁交易的金融賬戶進行重點監(jiān)管。
植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歐陽芳菲則表示,網紅、明星、大量減持的上市公司股東都可能是大數據監(jiān)控重點。
鐘以楨表示,目前看來,稅務機關重點監(jiān)控行為主要包括:居民個人出售境外金融資產所獲得的收入,境外股權投資變現所得,美股投資、虛擬貨幣投資、跨境電商等所獲得的相關收入等。
“據我們了解,境內高凈值人士因其資產規(guī)模大、跨境活動頻繁,他們的境外收入是監(jiān)管的重中之重;部分頻繁進行大額跨境資金流動的個人的相關信息也將會被重點關注和分析。此外,對于在‘避稅天堂’設立公司或信托并有資金往來的個人,稅務機關會關注其商業(yè)實質和利潤分配的合理性!比沃疽惚硎。
稅務合規(guī)是未來常態(tài)化方向
“面對日益嚴格的稅收監(jiān)管環(huán)境,納稅人應積極主動申報境外所得。首先應準確判斷自己的稅務居民身份,其次需詳細梳理本人及家庭成員在全球范圍內的資產和收入情況,評估潛在的納稅義務,誠信申報。同時,需妥善保管相關資料,以備稅務部門核查和申請稅收抵免,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律師等專業(yè)顧問的意見!比沃疽惚硎尽
此外,俞萌提醒高凈值人士應將稅務合規(guī)作為未來的一門必修課,認真了解稅法知識,及時關注相關法規(guī)政策的變化及當地稅務實踐。特別是對于境外所得的申報,其復雜程度可能遠超過純境內所得的申報,比如境外所得申報大都涉及境外稅抵免,需要綜合考慮海外稅收年度等因素。在遇到較為復雜的涉稅情況時,建議尋求專業(yè)稅務顧問的幫助。
在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也有一些合法合規(guī)的方式進行跨境稅務籌劃以優(yōu)化稅負。
對此,歐陽芳菲表示,可以通過港股通、QDII基金等方式投資境外股票,按政策享受免稅待遇。通過境外公司進行股票交易,避免虧損無法跨年度抵免收入。還可以通過全權信托架構實現稅務遞延目的。
鐘以楨表示,居民個人跨境稅務籌劃必須堅守“法律紅線不可破”的原則。所有稅務規(guī)劃都應以中國稅法及相關國際規(guī)則為前提,比如境外收入必須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申報,境外已繳稅款可憑完稅證明抵扣,但需注意分國分項計算抵免限額。在合規(guī)框架內,可通過政策工具組合優(yōu)化稅負,善用雙邊稅收協定,比如中國與阿根廷協定對股息區(qū)別不同情況按不超過10%或者不超過15%征稅,香港與亞美尼亞協定對特許權使用費按5%征稅,另外也可以結合新加坡、香港等地區(qū)的稅務居民身份規(guī)劃,在滿足經濟實質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綜合稅負。
0人